全面依法治市,实现全市人民法律知识脱贫,树立全民法律意识
来源:律法律所 时间:2017-02-09
李志律师作为市人大代表以及法制委员会委员,受广元晚报记者采访,围绕“全面依法治市”为广元市2017年地方立法提出建议意见。
本次采访以书面形式展开,李志律师就全面依法治市,实现全市人民法律知识脱贫,树立全民法律意识为主题,提出建议意见。全文如下:
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后,四川省提出了依法治省,我市提出依法治市。在2016年5月6日,召开全市依法治市工作会。市委市委书记、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王菲在主会场出席会议并讲话,市委副书记、市长、领导小组副组长邹自景主持会议,市委副书记、组织部长、领导小组副组长冯磊出席会议。在2016年11月 9日,召开广元市依法治市工作推进会。从上述会议的召开,可以看出我市相当重视依法治市,而且将依法治市提到了战略的高度。
一、依法治市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
1、坚持党的领导。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市全过程,体现到党领导立法、保证执法、支持司法、带头守法各方面;2、坚持尊重宪法法律权威,确保国家法制统一和中央政令畅通。坚决防止法治地方化、部门化、工具化;3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,以保障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。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、造福人民、保护人民; 4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。在立法、执法、司法、守法各个环节、各个层面体现公平正义,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、以权压法、徇私枉法;5、坚持司法公平、公正。
二、依法治市成绩
1、正在制定地方法律,为依法治市提供法律保障。《广元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(草案)》在2016年已经修订完成,并经过两次审议,将在第七届人大代表会第二次会上表决。立法条例是广元立法的母法,以后制定其他地方法律以立法条例为依据。紧接着制定的地方法律有《两湖保护条例》、《饮用水源保护条例》、《蜀道文化保护条例》、《红色文化保护条例》、《市容环境卫生保护条例》。
2、初步构建起依法治市“5+4+N”工作格局。注:4是四大班子,5是组织部,纪委,宣传部,政法委,统战部,n是其余部门。
3、围绕脱贫攻坚、项目投资、产业发展“三大主战场”,依法治市已全面铺开,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。
三、利州区依法治区很多成熟经验可以推广和复制
1.进一步总结提炼和推广“1133”矛盾多元化解工作法,创新推动“大调解”体系在法治化轨道上持续发展。注:“1133”是指“一张网全面排查、一条线精准交办、三级调多元联动、三次调保障化解”;2.依法行政改革创新工作:建立重大项目审批“绿色通道”服务机制;3.公正司法创新工作:开展“2770工程”。注:“2770工程”是指利州法院清理出历年未执结案件2770件,将化解积案工作命名为“2770工程。4. 南鹰小学作为现场点之一,承办召开的全省深入推进“法律进学校”工作现场会;
四、代表建议
(一)、法律知识教育和培训的全面铺开,做到无死角,无遗漏,将“法律七进”落实到实处。1、加强学校教师和学生法律知识培训和学习。做到一所学校至少有一名教师学法、懂法。学校安排教师定期给学生上法律知识课;2、加强各单位、企业、村组等成员学法和培训。做到每个单位、企业、村组等至少有一人学法、懂法。安排懂法人员定期或者不定期对成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。注:法律七进是指法律进机关、进学校、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寺庙、进企业、进单位。
(二)、领导带头学法、尊法、守法、用法,不能以权代法。
(三)、增强基础政府党政班子主要成员的法律意识。特别是乡镇的法律意识不够,不能出现上热下冷现象。
(四)、加强对违法违纪的处罚力度,特别是对违法上访的人员,应当处罚的,坚决处罚。
(五)、警察办案经费要充分保障。很多案件,都是因为经费的原因,导致能立不立,能破未破,或者未全部将犯罪事实深查到位。
(六)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最大限度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曝光。如在广场、商场、车站、公交车站等公共场所及违法犯罪人员居住点设集中曝光点。让人人认识到违法可耻,守法光荣。
(七)、必须公正司法。法院诉讼是解决矛盾,化解纠纷最后一道防线,如果法院都腐败了,老百姓还能相信法院,还能相信政府吗?